1月13日,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进行工业经济科技大组协商,市政协主席陈扬、副市长罗雪明、政协副主席陈曦、政协秘书长汤天波出席活动。市政协委员、集团董事长吴俊围绕“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,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”议题作专题发言。
更好利用数据和算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
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,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价值日益凸显,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;算力是集信息计算力、网络运载力、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,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。利用数据和算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,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趋势。
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据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,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扬州市委市政府加快深化数据要素配置改革、发展人工智能产业。一方面,2024年8月30日,扬州市召开数字化改革和数字经济发展大会,发布《扬州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总体方案(2024—2026 年)》,授权扬州大数据集团为市公共数据一级运营主体,遴选产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、浪潮集团等9家二级开发主体。全市已完成19家企业共25个数据资产登记并发放证书,扬州数字城建公司等9家企业获得来自江苏银行等4家银行总计1.2亿元的质押授信。这些工作推动数据应用创新,带动全市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。另一方面,2024年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,主会场上线了“运河城市算力平台”、发布了“算力券”政策,平台接入运河沿线城市算力资源池24个,算力过万匹,已为17家人工智能企业、高校、科研院所提供算力资源服务,累计撮合交易近2000万元,年度算力补贴额度已达上限,新兴人工智能中小企业对算力补贴需求激增,每年“算力券”总额亟待提升。截至目前,市运河城市算力平台荣获“全国2024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”、“2024年智慧长三角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”一等奖,入选“2024江苏网络强省建设优秀实践成果”等,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,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,更好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那么,如何利用数据和算力(“数据券”和“算力券”两张券)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?
一、加快数据要素市场探索,发挥数据创新引擎作用
目前,数据资源广泛分布于部门、行业以及企业之中,数据的孤岛现象严重,这限制了数据价值的发挥。作为市公共数据授权一级运营主体,大数据集团积极挖掘数据价值,推动知识技术创新。围绕数据要素市场构建,一是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,建设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,建立运营管理制度,遴选二级开发主体,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,打造安全可信数据环境。二是推动生产要素多领域、多维度、系统性突破,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,打造金融服务、文旅旅游、城市治理等领域数据产品。三是激活企业数据资产价值,开展全市数据资产入表培训、政策宣介,推进数据资产盘点、评估、核查等。通过培育基于数据要素的新产品和新服务,促进数据多场景应用、跨主体复用,实现知识扩散、价值倍增,让数据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二、加快算力产业创新发展,发挥算力基础支撑作用
算力是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迭代发展的关键力量,对赋能科技创新、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发挥着关键作用。目前,运河城市算力平台汇聚运河沿线城市多源、优质普惠算力资源,面向全市算力服务、跨区域协同。让科技企业“用得上”、“用得起”、“用得好”。通过算力资源的“一体化供给、一站式服务、可信交易”,一是推动科技创新。加快探索算力与数据、算法融合创新,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。二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优化制造业企业生产过程,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,降低生产成本。三是催生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。跨区域算力调度服务,探索算力运营新模式,实现算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,为产业创新提供新的动力。
数据和算力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。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扬州大运河原点城市、省三大算力支撑区优势,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产业基础上,加快推进公共、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,激活数据要素价值、释放算力核心潜能,在政府、企业、高校、科研机构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,推动我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快速发展,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